智能化环保深埋桶生活垃圾直收直运模式优势解析
在党的十九大以后和国家“十三五”计划的深度实施,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在固废治理领域,由于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的快速发展,有一种全新的生活垃圾清运模式——智能化环保深埋桶生活垃圾直收直运模式——获得了全国多地政府和市场的青睐,这种模式开始展现出强有力的勃勃生机。
下面,主要介绍和分析一下“智能化环保深埋桶生活垃圾直收直运模式”的发展和前景。
1.环保深埋桶
环保深埋桶:由内桶、外桶、污水槽和桶盖四部分组成,国内市场上流行的只有一款:外桶5m³,内桶3.4m³。其材质主要为高密度改性聚乙烯或纳米高分子合金材质。整桶深埋到地下,具有无人值守、单桶垃圾收集量大(满桶垃圾可达1.5吨)、运营费用低、环保性高等特点。
2.吊装式垃圾压缩车
吊装式垃圾压缩车:由底盘、折吊臂、上装组成。国内市场上有两款型号,一种为总重16吨载重8吨的,另一种为总重25吨载重13吨的。通用选择配置一般为东风天锦或天龙的底盘,希尔博或帕尔菲格吊臂。
3.智能化管理系统
智能化管理系统:主要由包括中央控制系统、太阳能电池板、锂离子蓄直流蓄电池、料位计等组成。其功能能够实现环保深埋桶内垃圾量实时监控、智能化收运路线设计、保洁和清运人员定位、提升收运效率、节省运营成本。
由于智能化环保深埋桶生活垃圾直收直运模式颠覆了传统的垃圾转运模式,不用水、不用电、无需专人值守等特点,从2014年起至今,广东省、山西省、浙江省、吉林省、安徽省、贵州省、河南省和四川省等8个省份是目前采用环保深埋桶直收直运模式最多的省份。尤其是在2017年,贵州省以“井喷”的形式突然爆发,这里不乏运营公司推广的因素,更多的因素是相关主管部门领导的远见卓识。
自从2016年11月份以来,固废市场尤其是以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为代表的环卫板块如雨后春笋般集中发力,以地级城市环卫服务市场化和县级城市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表现尤为突出。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全面推进绿色制造,提升环保装备制造业水平,促进环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17年下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确立的目标是:到2020年,行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创新驱动的行业发展体系基本建成。先进环保技术装备的有效供给能力显著提高,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主要技术装备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每个重点领域支持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规范企业,培育十家百亿规模龙头企业,打造千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若干个带动效应强、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0000亿元。
随着国家政策层面的文件陆续出台和固废环卫板块的迅猛发展,环保深埋桶产业必将成为《指导意见》中“千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一极。自从2008年上海华冠希尔博专用车辆有限公司从芬兰引进molok环保深埋桶以来,到2017年年底已经发展到深埋桶产业年产值达到10亿元人民币,而环保深埋桶真正意义上的普遍推广是从2014年开始的,迄今只有4年的时间而已。由此可见,环保深埋桶装备产业的发展具有广泛的发展潜力和宽泛的发展前景。

